中国 7 亿人胃里有这种致癌物!一人中招,可能感染全家
幽门螺杆菌(简称HP),这个名字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。
它是胃癌的一大诱因,是已知的致癌物[1,2]。
在中国,大约有30%~50%的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。这意味着,4~7亿人的胃里,长期驻扎着这个危险的致癌物[3]。
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感染?
万一查出感染了,要不要治?
这几个问题,都能在一篇最新发布的权威论文中找到答案[4]。
我们读完了这篇信息量巨大的论文,并且,找到了和你的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几个结论。
请读完这篇文章,它真的能帮到你和你的家人!

下面4件事,和你我都有关系。
1.幽门螺杆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特别容易形成家庭传播[5-13]
如果父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,那孩子的感染率会明显升高。
配偶、兄弟姐妹之间,也存在传播现象[5-12]。
为什么会这样?
主要原因就是咱中国人的“共餐制”。
大家都在同一个盘子里夹菜,“交换”口水,就容易“一人中招,全家感染”。
(典哥并没有抨击传统文化的意思,但出于健康的考虑,还是建议用公筷。)
2.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,主要是口-口和粪-口传播[11,14-16]
预防感染的办法就藏在这里。
口-口传播
主要途径:不用公筷夹菜、嚼碎食物喂孩子等。
预防措施:推荐公筷或分餐制,一人一份,吃多少盛多少,也不容易浪费。
就算要共餐,也要用公筷、公勺等,别嫌麻烦。
家长们不要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宝宝。
粪-口传播
主要途径:吃/喝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,以及井水等未经处理的水。(因为,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)
预防措施:食物要洗干净或煮熟再吃,喝烧开后的水。
地里刚采摘的果蔬要洗干净再吃。
共用器具传播
主要途径:共用餐具或未消毒的牙科设备等。
预防措施:餐具要洗干净,有条件的可以买个消毒柜。
家人不混用牙刷;看牙、洗牙要去正规医院口腔科或口腔医院。
3.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人,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,可能持续传播给他人[5-12]
这是因为,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经治疗,很少能自行痊愈。
再加上同吃一盘菜、同喝一碗汤,以及共用餐具,就容易产生持续传播和交叉感染。
但也不用太担心,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家人一定会感染。因为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,和接触的细菌量、人的免疫力等因素相关。
4.大多数的感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,成年后也会感染
绝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感染途径,都是家庭传播,主要是父母(尤其是母亲)传给孩子的。
最常见的途径就是:
-
喂宝宝吃嚼过的食物;
-
共用餐具和食物;
-
亲吻宝宝;
-
吃/喝被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等。
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,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特别是10~19岁期间,感染风险最高[14],爸爸妈妈千万注意了!
怎样帮孩子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?
聪明的你,肯定已经总结出来了。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~

答案很简单——到医院吹一口气就能测出来。
这个检查的学名叫“碳14/13呼气试验”(也叫“14C/13C-尿素呼气试验”)。这个方法不会伤害身体。
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,比如,检查前吃过抗生素、抑酸药物、某些中药,或者患有重度胃黏膜萎缩、胃出血等疾病,结果可能会不准确。
有这些情况的话,可以告诉医生。医生还有血清抗体检测、粪便抗原检测等办法[1,17-18]。
什么情况需要去检测呢[1,17,19-21]?
下面7类人注意了:
-
一级亲属(父母、子女、兄弟姐妹)胃癌家族史;
-
胃癌病史;
-
消化性溃疡;
-
慢性胃炎伴糜烂或萎缩;
-
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;
-
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;
-
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等。
其实,很多人都能坚持每年定期体检1次。体检的时候,建议把呼气试验加到套餐里。

这个问题还挺复杂的,我们从大人、孩子、老人这3个方面,简要总结一下:
1.成年人
只要确定感染,就建议做幽门螺杆菌的“根除治疗”。有2个好处:
-
消除感染源,降低感染家人的风险;
-
防止持续感染导致的严重并发症,尤其是降低胃癌风险。
但论文也提到:如果有抗衡因素(比如肾衰竭),最好和医生沟通要不要治疗。
2.儿童(<14岁)
需要医生权衡利弊。请记住最重要的3点[1,21]:
-
有消化性溃疡、胃恶性淋巴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,必须根除治疗;
-
有慢性胃炎、胃癌家族史、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等情况,可以根除治疗;
-
没有消化道症状(如腹痛、腹胀、反酸、打嗝等)的儿童,一般不建议检测和治疗。
3.老年人
老年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,建议根除治疗,改善胃肠道症状,并一定程度预防胃癌。
但要注意,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病(如心、肺、脑血管、肾脏疾病),日常可能会服用一些药物(如非甾体类抗炎药),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。
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方案,首选铋剂四联方案。至于具体怎样服用,听医生的就好。
重点来了!
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,现在提倡“以家庭为单位防控”。
这是因为,这个细菌有再感染和复发的可能。
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,幽门螺杆菌的1年和3年的复发率,分别为1.75%和4.61%。
家庭成员同步进行根除治疗,可降低交叉感染和家庭传播风险,并能降低复发率、提高治愈率。

很遗憾,目前还没有。
预防幽门螺杆菌的疫苗还处于研发阶段,短期内无法临床应用。
所以,预防新感染和根除已有感染,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策略。
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方法,前面其实也提过了,这里再帮你总结一下:
-
建议分餐或使用公筷。
-
不要给孩子口对口喂食,也不要嚼碎食物喂孩子。
-
别让陌生人随便亲孩子,脸蛋也不行。
-
食物煮熟或洗干净再吃,特别是刚采摘的果蔬,不要没洗就吃。
-
饭前便后洗手。
-
牙具不要共用,最好3个月一换。
最后再说一句,给你宽宽心——
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溃疡和胃癌,但大部分人群都是携带者而没有病理反应[22]。
也就是说,万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,也别太慌,听医生的话,该治疗就治疗,该预防就预防。
转发到朋友圈,告诉更多人吧~
参考文献
编辑:张杰、吴家翔、张亮
排版:韩宁宁 | 校对:武宜和
运营:李永敏 | 统筹:叶正兴